第三人称效应在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体现[1]

作者:无忧博主 2024-04-07 浏览:7
导读: 在传播与说服心理学中,人们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之为第三人效应。...

摘自MBA智库百科()

目录

[编辑]

什么是第三人称效果

在沟通说服心理学中,人们假装无意识地通过第三方传达他人的某些意见,或者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听到你对他的评价和关心,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沟通。 这种效应或说服效应的现象称为第三人称效应。

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沃尔特·戴维森教授在1983年发表的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称效应》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他认为第三人称假说似乎是普遍观点的一种变体某些事件对社会层面(对其他人)的影响与对个人层面(对我)的影响非常不同。 后者较大。 简单地说,就是这样:接触到有说服力的信息的受众会相信该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比对自己的影响更大。 换句话说,人们往往会低估大众传媒对自己的影响,或者高估大众传媒对自己的影响。 这种心理的认知基础是:我比别人更独立、更有文化素养。

此后,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我国学者陶和山对此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了《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应研究新视角》。 系统介绍了David Lin等人的第三人称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差异化认知”的概念。

[编辑]

第三人称效应的提出及相关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美国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占领了硫磺岛。 日本人摸清了他们的具体位置,派了几架飞机过去,不是投炸弹,而是投小传单。

传单的主旨是日本人与黑人无仇,那么黑人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为白人而战呢? 撤退? 结果第二天,军队就真的撤了。

但问题是,历史学家研究发现,传单对黑人没有任何作用。 相反,是白人军官看完后决定撤军。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戴维森提出了第三人称效应。 一方面,当人们接触到有说服力的沟通信息时,他们往往会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人们可能会预测别人会受到别人的影响。 受影响,并自己采取适当的行动。 二战故事中,白人军官高估了传单对黑人士兵的影响,担心他们失去斗志,内心不稳,战局不利,只好求助于传单。到第三十六个战略。

为了验证第三人称效果,戴维森进行了几个小实验,其中有两个比较有趣。 第一个实验涉及 33 名大学生。 他们被问到,在纽约市市长选举中,候选人A不断强调候选人B的丑闻,此举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纽约人的投票意愿? 如果他们是纽约人,他们的投票决定会受到影响吗?

因此,48% 的人认为其他纽约人比他们自己更容易受到候选人 A 促销策略的影响。

第二个实验涉及新闻报道对 1980 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与第一个实验一样,它也探讨了政治选举,但第一个实验研究的影响因素是政治宣传,而本次实验则侧重于与选举相关的各种新闻报道。 25 名三十多岁的参与者被问及总统选举的新闻报道是否会影响他们的投票决定,是否会影响罗纳德·里根的支持率,以及是否会影响吉米·卡特的支持率。

你看到这里有问题吗? ! 心机重重的戴维森又问了一个问题,新闻报道会不会影响“我自己”的投票,结果里根的支持率又上升了。

通过这种巧妙的问题设置,避免了问题措辞对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最后,结果支持第三人称效应!

[编辑]

第三人称效应的出现

产生第三人称效应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认知错误造成的。 一般来说,一个人希望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的评价。 因此,人们在交往中倾向于多说肯定的话语,但人们又不想忽视别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而失去自我印象感。 管理。 因此,人们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想听到好话,又想从别人身上真正了解自己。 这种矛盾心理无法通过第一人称来解决,只能通过第三人称来解决。 因为人们认为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第三人说肯定的话,就说明第三人说的是真话,因为第三人不需要说谎,也不会有当面说好话之类的阿谀奉承之情。 ,并且不会有任何激励,就像当面说一些好话一样。 因此,一般认为幕后第三人的话会更真实,更能表达他内心的想法。 还有一点,人们也有这样的假设,一个人喜欢当面说好话,却喜欢在背后说别人坏话。 但现在听到第三个人说我的好话,我更加兴奋,相信这是真的。 面对面和幕后的感受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很多都是由误会造成的。 事实上,背后的第三个人也会奉承你,尤其是当你身后的人群中有一个你熟悉的人时。 人们会当着你的面夸大其辞地奉承你,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第三者(即你的熟人)一定会把他的话转达给你。 可见,这种感知误差是第三人称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第三人称效应与人的特征密切相关。 ①与人的受教育程度有关。 层次越高,他们就越容易理性地认可别人的评价。 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他们的自我评价都会更加理性。 他们尤其会更加警惕背后的流言蜚语,因此不太可能产生第三者。 人的影响。 ②与一个人对第三人称效应机制的理解有关。 了解第三人效应的人一般不太可能相信第三方谣言,并且会过滤第三方谣言来判断谣言的真假以及真实程度。 ③与一个人破解第三人称效应的频率有关。 如果一个人多次破译了第三人称效应的原因,那么他对于第三人称的谣言就会非常敏感和警惕,这种效应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就会较小。 否则,很容易出现这种效应。 ④ 与一个人轻信八卦的倾向有关。 有些人喜欢听八卦,那么这样的人就容易产生第三人称效应。 ⑤与人的年龄有关。 老年人日常生活经验丰富,信息渠道较多,不易产生第三人称效应,而年轻人则相反,更容易产生第三人称效应。 ⑥ 与一个人拥有的信息渠道数量有关。 信息渠道多而广,第三人效应不太可能发生,因为不同渠道总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警惕,过滤信息,容易发现第三方的动机和真实性谣言。 ⑦与人的距离(包括社交距离、人际距离)有关。 一般认为,距离越远,第三人称效果越容易、越强烈。

[编辑]

与第三人称效应相关的争议

“第三人”的概念很模糊

尽管第三人效应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建立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但早期学者并没有对该概念中的“第三人”具体指谁进行明确的研究和界定。 到目前为止,这个概念的定义还没有得到解决。 从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人们对“第三方”的理解通常是“他”、“他们”、“其他人”等。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研究者常常会界定自己具体研究对象的范围,通常是:学生、某所学校的学生等; 普通公民、某个城市的公民、某个地区的人、某个国家的人等; 具有一定特征的人,女性、男性、老人、儿童等,以及其他研究对象。 总体而言,“第三人称”的定义显得非常混乱且难以分类。

在理论验证阶段,Payser和Peter如前文提到的,在美国中西部的两个城市进行了调查,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和老年人”的游客,而1994年胡有为教授的调查对象是“台北市民”。台北市长选举。 在新媒体和跨文化研究阶段,于卫华、张国梁在《“第三人效应”研究新动向》中提到,美国学者冈瑟在尼泊尔偏远地区的研究对象是“医务人员”。 2005年,美国对1687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了解戒烟广告对吸烟行为和吸烟意图的影响。 受访者是“中学生”。

虽然一般研究者常将“第三人”定义为“他人”、“他人”等更广泛的群体,但研究中面对的“第三人”更多地应该是“群体”。 在受试者眼中,“第三人称”更类似于“个人(自我)”。 如果研究人员对“第三人”的宽泛定义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应该担心媒体审查者是否比普通人接触到更多有害内容。 。 可见,具体对象是否是认为对“某些人”影响大于“其他人”的“普通人”,是“一般人自己”还是“某些人”,还有待明确。人”或“其他人”。

[编辑]

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第三人称效应

[编辑]

雄安新区抢房事件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通知发布,引起网络广泛关注和讨论。 随着话题热度迅速上升,各种谣言开始滚滚而来,“雄安第一跳”、“尹庄村拆迁补偿明单”等假新闻在微信朋友圈广泛转发,各种惊悚笑话也在网上广为流传。微博。 这些未经过滤的网上信息,无不暗示着“雄安新区房价即将大幅上涨”的信息。

虽然谣言铺天盖地,引起恐慌,但网友们立即采取了实际行动。 全国各地的抢房者蜂拥而至,雄安新区房价一夜暴涨,连县城附近的房子也暴涨了数十倍。 。 直到当地县政府紧急冻结房产交易市场,这场闹剧才终于落下帷幕。 雄安新区炒房闹剧与公众对“第三人效应”的错觉有很大关系。 房价话题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谣言最初在网络传播时,由于权威机构反应滞后、真相不明,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好奇心,产生了强烈的第三人称效应。 面对未经证实、来源不明的网上谣言,不少市民认为自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低估了媒体对自己的影响。 但事实上,在炒房者的恶意怂恿下,个人很容易接受暗示,甚至逐渐相信谣言。 另一方面,公众又会在想象中夸大这些网络谣言对其他受众的影响。 在雄安新区抢房事件中,他们担心其他观众无法抵挡这种巨大的诱惑,纷纷涌入雄安买房,以实现“快速致富”,所以选择加入抢房群”不甘示弱”。由此达成群体共识,导致事件愈演愈烈,最终荒唐收场。

[编辑]

江氏案百万签名

2016年11月,中国留学生姜某在日本被杀。 由于该案涉及道德问题,引起国内高度关注。 2017年11月,受害人母亲在日本公开征集签名,请愿日本法院判处陈世峰死刑。 该请愿书也在国内自媒体平台上广泛转发,并在网友的支持下,迅速征集了超过百万签名。 “倒立第三人称效应”在征集网友签名事件的传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单亲妈妈失去独生女”的悲惨话题引起网友的同情和怜悯。 其次,征集签名上访活动具有公益性质。 面对这样的正面信息,网民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同情心。 可惜,又怕其他观众不为所动,于是积极参与传播,扩大活动影响力。 这一点可以从很多网友主动转发、分享“请愿书”的行为得到证明。 随着“江案”的发展,针对当事人刘鑫的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出现。 刘鑫在此案中的不作为,直接导致江某受伤。 事发后,刘鑫的逃避、指责态度,以及对江母的诽谤言论,违背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报恩”。 这一概念引起了网友的愤怒。

[编辑]

第三人称效应的影响因素

第三人称效应的影响与受众特征、媒体内容性质、社交距离、信息来源等因素有关。 在新媒体时代,这些因素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三人称效应的影响也被放大。

1. 来源。 当信息来源越权威时,第三人称效应就会越弱,反之,第三人称效应就会更强。

2. 媒体内容的性质。 在互联网平台上,公众习惯于以“碎片化”的方式获取信息,这本身就很容易导致认知偏差。 而且,由于新媒体海量的信息存储和超链接功能,严重分散了公众的注意力。 因此,在网络平台中,网民关注的焦点决定了网络的走向,网民的点击率和关注程度也决定了公共事件在网络上的生存时间。

3.社交距离。 第三个效应的强度与社交距离的远近有关,并随着社交距离的增加而增强。

4.受众特征。 一方面,网民年龄的低龄化,导致网民情绪出现较大波动的机会较大,从而出现过度言论或非理性行为。 另一方面,这些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素质较高的人会强化他们的预定立场。 第三人称效果。

[编辑]

第三人称效应的含义

1.对大众媒体的警示意义。 面对自然灾害,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社会预警和社会协调功能,及时准确传达危机信息,防止虚假报道造成社会混乱,实现对“第三者”的引导和控制。效果”的控制。 主流媒体在应对公共危机时,首先要充分保障受众的知情权。 此外,还要准确、快速地向他们传递相应的科学知识,防止观众受到谣言的干扰,维护社会稳定。

2.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 人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 一方面,它确实为观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另一方面,这种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一些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网络暴力行为层出不穷,网络环境堪忧。 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合理利用“第三人效应”来限制媒体内容,从而推动网络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净化网络环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传播效果研究的意义。 作为一种强效应理论,“第三人效应”不仅具有上述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在分析群体事件的心理机制时,传统的传播效应理论研究,如“沉默的螺旋”,主要从个体自身的考虑出发,强调如果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群体成员可能会受到影响。会给自己带来压力。 “第三人效应”认为,受众更多地因为认为“他人”的行为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保护自己利益的行动。 因此,与“沉默螺旋”、“议程设置”等传统大众传播效应理论不同,“第三人效应”更多地考虑的是一种“间接影响模型”,而不是直接考察媒体信息对受众态度的影响。 影响。 即受众首先判断他人是否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相应的行为。

[编辑]

参考

卢子金; 《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第三人效应”》; 今日媒体; 2018年第07期 王语嫣; 《浅谈信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 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22期

检索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7%AC%AC%E4%B8%89%E4%BA%BA%E6%95%88%E5%BA%94”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博主,如有疑问,请联系(762063026)。
本文地址:https://www.wuyouseo.com/yingxiao/17360.html